2018/3/19 update!
已經開了3萬8千公里
目前胎紋還有前4.5mm/後4mm 左右
若考量排水性胎紋至少要3mm,至少開到五萬沒問題
若是法規的1.6mm應該可以上到6萬5
路況8成以上高速公路.高速公路磨損快.但是磨得均勻.
目前感覺沒跳花.
市區起步習慣算重踩.但很少急煞車,
~~~~~~~~~~~
2017.04 重新排版並補充把結論移到前面..
CEC5兩萬公里油耗統計
同樣的車子開法.跟之前TEO+比
13.65/14.08 =1.0353
多跑3.5%里程
若以五萬公里壽命來說.
TEO+要耗去3663公升汽油
CEC5 耗去3551公升汽油
差異112公升汽油若以一公升25塊來說.
可以省2800的油錢.(CEC5 185/65/14 四條換8000含定位.送小推車.CP值真的很高啊)
結論:安全,環保又省錢.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文章開頭!
繼上一次換toyo teo plus後
已經開了快四萬五千公里了.
前輪也還剩一些胎紋,再開到五萬到五萬五也還算可以.
目前評估的輪胎有兩顆.
之前一直很想換saver+ ,後來找到馬牌CEC5這顆輪胎.
在前幾年開始歐盟開始規範.輪胎上面要標示消費者最重視的三項數據.
第一個是滾動阻力.關乎省油性.
第二個是濕地的煞車抓地力.網路上有人簡稱溼抓.
第三個是安靜度就是直接給dB值
1.因為我是家庭經濟用車.所以我還蠻在乎省油性.
CEC5跟saver+這兩條都是 B. TEO+是 F
(A最好,B級已經是目前市售產品幾乎最好的.)
2.關於溼地抓地力
我換了teo plus有一次下雨天需要急煞減速再轉90度彎的經驗.
發現車子煞車距離跟力道變弱很多.
後來看了一下2015輪胎評比的文章.幾乎所有輪胎在乾地時的煞車距離都差不多.
可是溼地的煞車距離.比較弱的向台製的南港幾乎要變長快一倍(印象中的值)
好的輪胎還是可以維持一定的G力減速下來.跟乾地的煞車距離差異不大..
所以輪胎濕地抓地力設計.才是一間輪胎公司的能力表現.
這三條輪胎的溼抓數據是
CEC5 B Saver+ C TEO+ E
補充:差一級濕地100-0煞車距離約差4米(一台車的長度)
以上面的數據,CEC5 比saver+ 短4米.比teo+短12米.
越短越好.越不會發生事故
3.安靜度db值差異不大
CEC5 70
Saver+ 68
TEO+ 68
總結
1.CEC5 2.Saver+ 3.TEO+
省油 1.B 2.B 3.F
溼抓 1.B 2.C 3.E
安靜 1.70 2.68 3.68
雖然saver+好像很耐磨.可是CEC5便宜一點.
最後還是會選CEC5吧
濕地抓地力真的很重要...
ps:以上數據為185/65/14 規格
下面兩條也是大家可以參考的.只是沒有我的規格.
Goodyear EfficientGrip Performance
B A 69 可惜沒有我可以用的規格
CPC5 195/60/15
C A 71
濕地抓力力真的很強啊...可惜部分規格的CPC5已被CEC5取代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2015/07/11 185000km 終於把用了四萬五的toyo teo plus換下.
感謝他們任勞任怨.teo 就是除了下雨天溼地抓地力差一點.一切都還蠻ok的.
安靜度一直到後面,我覺得都還可以.雖然換新胎心理上好像有安靜一點.
期待新輪胎.捷克製的CEC5表現.
7/13今天從彰化開到新竹上班.
冷胎壓37 開到新竹園區放好熱胎壓39.5
(PS:後來因為三角架像皮破了.懷疑式胎壓打太飽.目前降為春東天冷胎壓34/33,夏天會再降一點)
感想是轉動阻力真的有變小.遠處轉紅燈滑行距離又要再調整遠一點.
高速公路過伸縮縫,也完全沒有滑動感.安心度很高..
胎壁Q度很夠.行經小坑洞的路感很好.
沒有機會太激烈操駕,但是小路口90度急彎.輪胎支撐性不錯.
搭配上我16萬公里換上的kyb 黑桶.感覺變更好.
有又升級一點了避震器的感覺.
剩下濕地煞車力還沒有機會驗證....
7/15彰化和美到新竹園區生活館202公里油耗15.66km/l
~~~~~~~
2017/04
CEC5兩萬公里油耗統計
同樣的車子開法.跟之前TEO+比
13.65/14.08 =1.0353
多跑3.5%里程
若以五萬公里壽命來說.
TEO+要耗去3663公升汽油
CEC5 耗去3551公升汽油
差異112公升汽油若以一公升25塊來說.
可以省2800的油錢.環保又省錢.
~~~~~~~~~~~~~~